| 任職人員 | 任職資訊 | 類別 | 卸任資訊 | 備註 |
---|
1 | 常明 | 乾隆六十年七月十七日(1795,8,31) | 任 | 嘉慶元年七月十七日(1796,8,19)丁母憂 | 離職根據嘉道兩朝上諭檔(一),頁195 |
2 | 尼堪巴圖魯 | 嘉慶元年七月十七日(1796,8,19) | 調 | 嘉慶元年十一月卅日(1796,12,28)年力就衰留京以部員用 | 離職根據嘉慶元年十一月(下)起居注冊 |
3 | 常明 | 嘉慶元年十一月卅日(1796,12,28) | 署 | 嘉慶二年七月三日(1797,8,24)調布政使 | |
4 | 張繼辛 | 嘉慶二年七月三日(1797,8,24) | 調 | 嘉慶三年七月十七日(1798,8,28)卒 | 離職根據嘉慶三年七月長編總檔 |
5 | 方昂 | 嘉慶三年七月十七日(1798,8,28) | 任 | 嘉慶四年八月十五日(1799,9,14)調江蘇布政使 | |
6 | 成寧 | 嘉慶四年八月十五日(1799,9,14) | 任 | 嘉慶五年十月廿一日(1800,12,7)調湖北按察使 | |
7 | 張長庚 | 嘉慶五年十月廿一日(1800,12,7) | 調 | 嘉慶七年八月十一日(1802,9,7)緣事革職 | |
8 | 董教增 | 嘉慶七年八月十一日(1802,9,7) | 調 | 嘉慶九年六月一日(1804,7,7)調四川布政使 | |
9 | 李長森 | 嘉慶九年六月一日(1804,7,7) | 任 | 嘉慶十年十月廿二日(1805,12,12)調布政使 | |
10 | 宋鎔 | 嘉慶十年十月廿二日(1805,12,12) | 任 | 嘉慶十一年四月廿二日(1806,6,8)母老回京任職 | |
11 | 朱棟 | 嘉慶十一年四月廿二日(1806,6,8) | 任 | 嘉慶十二年三月廿三日(1807,4,30)調河南按察使 | |
12 | 查淳 | 嘉慶十二年三月廿三日(1807,4,30) | 任 | 嘉慶十三年九月廿六日(1808,11,14)調江西按察使 | |
13 | 敦柱 | 嘉慶十三年九月廿六日(1808,11,14) | 任 | 嘉慶十四年五月二日(1809,6,14)調廣西按察使 | |
14 | 翁元圻 | 嘉慶十四年五月二日(1809,6,14) | 任 |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七日(1813,10,10)調湖南布政使 | |
15 | 伊湯安 |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七日(1813,10,10) | 任 | 嘉慶十九年六月三日(1814,7,19)調雲南按察使 | |
16 | 史致光 | 嘉慶十九年六月三日(1814,7,19) | 調 | 嘉慶十九年十一月廿九日(1815,1,9)調布政使 | |
17 | 張暉吉 | 嘉慶十九年十一月廿九日(1815,1,9) | 任 | 嘉慶廿年二月廿八日(1815,4,7)調浙江按察使 | |
18 | 廣慶 | 嘉慶廿年二月廿八日(1815,4,7) | 調 | 嘉慶廿年十二月二日(1815,12,31)緣事降調 | 以浙江按察使任內有失 |
19 | 李堯棟 | 嘉慶廿年十二月二日(1815,12,31) | 任 | 嘉慶廿年十二月四日(1816,1,2)調江蘇按察使 | 未到任 |
20 | 毓岱 | 嘉慶廿年十二月四日(1816,1,2) | 調 | 嘉慶廿二年五月廿七日(1817,7,11)調布政使 | |
21 | 玉輅 | 嘉慶廿二年五月廿七日(1817,7,11) | 署 | 嘉慶廿二年九月十二日(1817,10,22)調廣東按察使 | |
22 | 韓文綺 | 嘉慶廿二年九月十二日(1817,10,22) | 調 | 嘉慶廿二年十一月廿二日(1817,12,29)調四川按察使 | |
23 | 富信 | 嘉慶廿二年十一月廿二日(1817,12,29) | 調 | 嘉慶廿四年九月廿九日(1819,11,16)調布政使 | |
24 | 程贊寧 | 嘉慶廿四年九月廿九日(1819,11,16) | 任 | 道光元年八月廿七日(1821,9,22)調山西按察使 | 為避宣宗諱,後改名程贊清 |
25 | 景謙 | 道光元年八月廿七日(1821,9,22) | 任 | 道光三年二月一日(1823,3,13)調湖南布政使 | |
26 | 蘇成額 | 道光三年二月一日(1823,3,13) | 調 | 道光三年二月十五日(1823,3,27)調河南按察使 | 未到任 |
27 | 祥德 | 道光三年二月十五日(1823,3,27) | 調 | 道光三年十二月廿四日(1824,1,24)因病解任 | |
28 | 宋如林 | 道光三年十二月廿四日(1824,1,24) | 調 | 道光五年正月卅日(1825,3,19)因病解任 | |
29 | 李澐 | 道光五年正月卅日(1825,3,19) | 調 | 道光五年十一月四日(1825,12,13)同上 | |
30 | 嚴如煜 | 道光五年十一月四日(1825,12,13) | 任 | 道光六年正月二日(1826,2,8)調陝西按察使 | |
31 | 何金 | 道光六年正月二日(1826,2,8) | 任 | 道光九年十二月廿六日(1830,1,20)在途病故 | 離職根據道光十年正月外紀檔,頁161 |
32 | 徐鏞 | 道光十年正月廿六日(1830,2,19) | 任 | 道光十年八月廿六日(1830,10,12)調順天府府尹 | |
33 | 吳邦慶 | 道光十年八月廿六日(1830,10,12) | 任 | 道光十年八月廿七日(1830,10,13)調署漕運總督 | 由少詹事遷,未到任 |
34 | 李文耕 | 道光十年八月廿七日(1830,10,13) | 調 | 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廿五日(1833,2,14)年老休致 | |
35 | 吳傑 | 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廿五日(1833,2,14) | 任 | 道光十三年二月一日(1833,3,21)調順天府府尹 | |
36 | 王瑞徵 | 道光十三年二月一日(1833,3,21) | 任 | 卒 | 未到任 |
37 | 楊殿邦 | 道光十三年二月八日(1833,3,28) | 任 | 道光十六年七月三日(1836,8,14)調山西布政使 | |
38 | 唐鑑 | 道光十六年七月三日(1836,8,14) | 調 | 道光十八年二月三日(1838,2,26)調浙江布政使 | |
39 | 李象鵾 | 道光十八年二月三日(1838,2,26) | 調 | 道光廿年二月十五日(1840,3,18)調布政使 | |
40 | 文綸 | 道光廿年二月十五日(1840,3,18) | 任 | 道光廿年十二月八日(1840,12,31)緣事革職 | 以長蘆運司任內有失 |
41 | 李鈞 | 道光廿年十二月十一日(1841,1,3) | 任 | 道光廿三年三月廿六日(1843,4,25)調大理寺少卿 | 服闋,離職根據傳包 |
42 | 吳振棫 | 道光廿三年三月廿六日(1843,4,25) | 任 | 道光廿八年八月十六日(1848,9,13)調山西布政使 | |
43 | 武棠 | 道光廿八年八月十七日(1848,9,14) | 任 | 道光卅年八月廿三日(1850,9,28)調江蘇布政使 | |
44 | 孔慶鍸 | 道光卅年八月廿三日(1850,9,28) | 調 | 咸豐五年六月廿八日(1855,8,10)因病解任 | |
45 | 桑春榮 | 咸豐五年六月廿八日(1855,8,10) | 任 | 咸豐六年三月二日(1856,4,6)調雲南布政使 | |
46 | 潘楷 | 咸豐六年三月二日(1856,4,6) | 任 | 咸豐七年六月廿九日(1857,8,18)命到京 | |
47 | 福連 | 咸豐七年六月廿九日(1857,8,18) | 任 | 咸豐八年六月廿四日(1858,8,3)因病出缺 | 離職根據咸豐八年七月奏摺檔,頁058 |
48 | 王庭蘭 | 咸豐八年七月十四日(1858,8,22) | 任 | 咸豐九年三月卅日(1859,5,2)留安徽剿匪 | |
49 | 賈洪詔 | 咸豐九年三月卅日(1859,5,2) | 任 | 咸豐十年三月廿六日(1860,4,16)調雲南布政使 | |
50 | 龔自閎 | 咸豐十年三月廿六日(1860,4,16) | 任 | 同治二年五月十三日(1863,6,28)調布政使 | |
51 | 裕麟 | 同治二年五月十三日(1863,6,28) | 任 |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(1864,5,18)同上 | |
52 | 承齡 |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(1864,5,18) | 任 | 同治四年八月十八日(1865,10,7)卒 | |
53 | 席寶田 | 同治四年八月十八日(1865,10,7) | 任 | 同治六年二月十八日(1867,3,23)開缺養親 | |
54 | 葆亨 | 同治六年二月十九日(1867,3,24) | 任 | 同治九年七月廿三日(1870,8,19)調福建按察使 | |
55 | 林肇元 | 同治九年七月廿三日(1870,8,19) | 任 | 光緒元年九月十四日(1875,10,12)調布政使 | |
56 | 余思樞 | 光緒元年九月十四日(1875,10,12) | 任 | 光緒三年十一月廿九日(1878,1,2)調山東布政使 | |
57 | 吳德溥 | 光緒三年十一月廿九日(1878,1,2) | 任 | 光緒六年十二月十五日(1881,1,14)調雲南布政使 | |
58 | 易佩紳 | 光緒六年十二月十五日(1881,1,14) | 任 | 光緒八年十一月十一日(1882,12,20)調山西布政使 | |
59 | 曾紀鳳 | 光緒八年十一月十一日(1882,12,20) | 任 | 光緒十一年六月十三日(1885,7,24)調布政使 | |
60 | 李元度 | 光緒十一年六月十三日(1885,7,24) | 任 | 光緒十三年二月廿五日(1887,3,19)同上 | |
61 | 馬丕瑤 | 光緒十三年二月廿五日(1887,3,19) | 任 | 光緒十三年八月卅日(1887,10,16)調廣西布政使 | |
62 | 廖壽豐 | 光緒十三年九月一日(1887,10,17) | 任 | 光緒十四年四月廿一日(1888,5,31)調浙江按察使 | |
63 | 葉永元 | 光緒十四年四月廿一日(1888,5,31) | 任 | | |
64 | 賀良楨 | 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(1889,1,12) | 任 | 光緒十五年三月日卒 | 入覲病歿京邸 |
65 | 田國俊 | 光緒十五年三月十八日(1889,4,17) | 任 | 光緒十六年四月五日(1890,5,23)終養解職 | |
66 | 黃槐森 | 光緒十六年四月五日(1890,5,23) | 任 | 光緒十八年二月十一日(1892,3,9)調廣西布政使 | |
67 | 唐樹森 | 光緒十八年二月十一日(1892,3,9) | 任 | 光緒廿一年六月三日(1895,7,24)調布政使 | |
68 | 邵積誠 | 光緒廿一年六月三日(1895,7,24) | 任 | 光緒廿二年正月十三日(1896,2,25)同上 | |
69 | 文海 | 光緒廿二年正月十三日(1896,2,25) | 任 | 光緒廿二年二月十日(1896,3,23)調駐藏辦事大臣 | 由雲南迤東道遷,未到任 |
70 | 李希蓮 | 光緒廿二年二月十一日(1896,3,24) | 任 | 光緒廿三年九月三日(1897,9,28)調陝西布政使 | |
71 | 玉恆 | 光緒廿三年九月三日(1897,9,28) | 任 | 光緒廿五年九月十六日(1899,10,20)調奉天府府尹 | |
72 | 陳慶滋 | 光緒廿五年九月十六日(1899,10,20) | 任 | 光緒廿五年十一月十七日(1899,12,19)因病解職 | |
73 | 林紹年 | 光緒廿五年十一月十七日(1899,12,19) | 任 | 光緒廿七年三月三日(1901,4,21)調雲南布政使 | |
74 | 曹鴻勛 | 光緒廿七年三月四日(1901,4,22) | 任 | 光緒廿九年二月廿九日(1903,3,27)調布政使 | |
75 | 全楙績 | 光緒廿九年二月廿九日(1903,3,27) | 調 | 光緒卅二年三月十一日(1906,4,4)開缺 | |
76 | 興祿 | 光緒卅二年三月十二日(1906,4,5) | 任 | 光緒卅二年十一月四日(1906,12,19)調布政使 | |
77 | 松堮 | 光緒卅二年十一月四日(1906,12,19) | 任 | 光緒卅三年八月四日(1907,9,11)同上 | |
78 | 關以鏞 | 光緒卅三年八月四日(1907,9,11) | 任 | 光緒卅三年九月十二日(1907,10,18)緣事開缺以簡缺道員歸部銓選 | |
79 | 楊文鼎 | 光緒卅三年九月十二日(1907,10,18) | 任 | 光緒卅四年二月十二日(1908,3,14)調湖北按察使 | |
80 | 常裕 | 光緒卅四年二月十二日(1908,3,14) | 任 | 光緒卅四年十二月卅日(1909,1,21)因病解職 | |
81 | 王正雅 | 光緒卅四年十二月卅日(1909,1,21) | 任 | 宣統元年四月十六日(1909,6,3)丁憂開缺仍留滇帶邊軍 | |
82 | 嚴雋熙 | 宣統元年四月十六日(1909,6,3) | 任 | 宣統元年九月十五日(1909,10,28)緣事革職 | |
83 | 文徵 | 宣統元年九月十七日(1909,10,30) | 任 |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