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任職人員 | 任職資訊 | 類別 | 卸任資訊 | 備註 |
|---|
| 1 | 吳省欽 | 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六日(1793,10,10) | 轉 | 嘉慶二年八月廿日(1797,10,9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2 | 趙佑 | 嘉慶二年八月廿日(1797,10,9) | 轉 | 嘉慶二年十一月卅日(1798,1,16)調吏部侍郎 | 任職根據清史稿、清史列傳卷28頁41,但未載明何日,廿日係推斷 |
| 3 | 范建中 | 嘉慶三年二月一日(1798,3,17) | 轉 | 嘉慶四年二月六日(1799,3,11)調戶部左侍郎 | |
| 4 | 張若渟 | 嘉慶四年二月六日(1799,3,11) | 轉 | 嘉慶五年正月八日(1800,2,1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5 | 汪承霈 | 嘉慶五年正月八日(1800,2,1) | 轉 | 嘉慶五年二月八日(1800,3,3)調左都御史 | |
| 6 | 蔣曰綸 | 嘉慶五年二月八日(1800,3,3) | 轉 | 嘉慶六年七月廿五日(1801,9,2)調右侍郎,管理錢法堂事務 | |
| 7 | 劉躍雲 | 嘉慶六年七月廿五日(1801,9,2) | 調 | 嘉慶九年七月八日(1804,8,12)緣事降調 | |
| 8 | 莫瞻菉 | 嘉慶九年七月八日(1804,8,12) | 轉 | 嘉慶十一年九月七日(1806,10,18)緣事降調 | |
| 9 | 周兆基 | 嘉慶十一年九月十三日(1806,10,24) | 轉 | 嘉慶十三年九月廿六日(1808,11,14)調刑部右侍郎 | |
| 10 | 陳希曾 | 嘉慶十三年九月廿六日(1808,11,14) | 轉 | 嘉慶十六年七月二日(1811,8,20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11 | 錢楷 | 嘉慶十六年七月二日(1811,8,20) | 調 | 嘉慶十六年七月六日(1811,8,24)調皖撫 | |
| 12 | 顧德慶 | 嘉慶十六年七月七日(1811,8,25) | 轉 | 嘉慶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(1811,12,31)丁母憂 | 離職根據嘉慶十六年十一月長編總檔 |
| 13 | 初彭齡 | 嘉慶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(1811,12,31) | 轉 | 嘉慶十七年五月七日(1812,6,15)調戶部左侍郎 | |
| 14 | 帥承瀛 | 嘉慶十七年五月七日(1812,6,15) | 轉 | 嘉慶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(1813,1,15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15 | 許兆椿 | 嘉慶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(1813,1,15) | 轉 | 嘉慶十八年正月三日(1813,2,3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16 | 蔣予蒲 | 嘉慶十八年正月三日(1813,2,3) | 任 | 嘉慶十八年三月七日(1813,4,7)緣事降調 | |
| 17 | 茹棻 | 嘉慶十八年三月七日(1813,4,7) | 轉 | 嘉慶十九年八月十七日(1814,9,30)調左都御史 | |
| 18 | 王以銜 | 嘉慶十九年八月十八日(1814,10,1) | 任 | 嘉慶廿三年六月八日(1818,7,10)為江西鄉試正考官 | |
| 19 | 曹師曾 | 嘉慶廿三年六月廿三日(1818,7,25) | 署 | | |
| 20 | 王以銜 | | | 嘉慶廿四年八月六日(1819,9,24)為順天鄉試副考官 | |
| 21 | 姚文田 | 嘉慶廿四年八月六日(1819,9,24) | 署 | | |
| 22 | 王以銜 | | | 道光元年十二月十七日(1822,1,9)調禮部右侍郎 | |
| 23 | 陸以莊 | 道光元年十二月十七日(1822,1,9) | 轉 | 道光二年正月廿五日(1822,2,16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24 | 周系英 | 道光二年正月廿五日(1822,2,16) | 轉 | 道光四年七月十六日(1824,8,10)調戶部左侍郎 | 二年八月十三日提督江蘇學政 |
| 25 | 陸以莊 | 道光三年四月七日(1823,5,17) | 署 | 道光三年四月廿二日(1823,6,1)調署禮部左侍郎 | |
| 26 | 顏檢 | 道光三年四月廿二日(1823,6,1) | 署 | 道光三年六月五日(1823,7,12)調署禮部左侍郎 | |
| 27 | 張文浩 | 道光三年六月五日(1823,7,12) | 署 | 道光四年二月三日(1824,3,3)調江南河道總督 | |
| 28 | 程含章 | 道光四年二月十日(1824,3,10) | 署 | | |
| 29 | 程含章 | 道光四年七月十六日(1824,8,10) | 任 | 道光四年十二月十日(1825,1,28)調倉場侍郎 | |
| 30 | 辛從益 | 道光四年十二月十日(1825,1,28) | 調 | 道光七年十月十四日(1827,12,2)調吏部右侍郎 | 提督江蘇學政 |
| 31 | 王鼎 | 道光五年十一月九日(1825,12,18) | 署 | | |
| 32 | 潘世恩 | 道光七年五月四日(1827,5,29) | 署 | | |
| 33 | 韓鼎晉 | 道光七年十月十四日(1827,12,2) | 任 | 道光八年正月廿三日(1828,3,8)老病休致 | 仍兼署禮部右侍郎 |
| 34 | 李宗瀚 | 道光八年正月廿四日(1828,3,9) | 任 | 道光八年八月三日(1828,9,11)提督浙江學政 | |
| 35 | 戴三錫 | 道光九年八月十六日(1829,9,13) | 署 | 道光十年閏四月廿七日(1830,6,17)年老休致 | |
| 36 | 程祖洛 | 道光十年閏四月廿七日(1830,6,17) | 署 | | 六月九日調湘撫 |
| 37 | 李宗瀚 | | | 道光十一年正月廿四日(1831,3,8)憂免 | 離職根據清史稿、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109頁8 |
| 38 | 吳椿 | 道光十一年正月廿四日(1831,3,8) | 調 | 道光十四年二月廿六日(1834,4,4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39 | 廖鴻荃 | 道光十四年二月廿六日(1834,4,4) | 轉 | 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廿六日(1834,12,26)因病解任 | |
| 40 | 沈維鐈 | 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廿六日(1834,12,26) | 任 | 道光十八年六月十七日(1838,8,6)因病解任 | 仍留安徽學政任 |
| 41 | 廖鴻荃 | 道光十五年五月廿九日(1835,6,24) | 署 | | 病痊侍郎 |
| 42 | 廖鴻荃 | 道光十八年六月十七日(1838,8,6) | 轉 | 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廿八日(1839,2,11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43 | 杜受田 | 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廿八日(1839,2,11) | 任 | 道光廿一年閏三月十二日(1841,5,2)調戶部左侍郎 | |
| 44 | 徐士芬 | 道光廿一年閏三月十二日(1841,5,2) | 轉 | 道光廿四年六月廿日(1844,8,3)為江南鄉試正考官 | |
| 45 | 羅文俊 | 道光廿四年七月七日(1844,8,20) | 署 | | |
| 46 | 徐士芬 | | | 道光廿五年四月廿七日(1845,6,1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47 | 羅文俊 | 道光廿五年四月廿七日(1845,6,1) | 任 | 道光廿五年十二月十日(1846,1,7)因病解任 | |
| 48 | 王廣蔭 | 道光廿五年十二月十日(1846,1,7) | 任 | 道光廿九年七月三日(1849,8,20)調左都御史 | 仍留順天學政任 |
| 49 | 陳孚恩 | 道光廿九年七月四日(1849,8,21) | 調 | 道光廿九年十二月廿二日(1850,2,3)調刑部尚書 | |
| 50 | 翁心存 | 道光廿九年十二月廿二日(1850,2,3) | 任 | 道光卅年六月四日(1850,7,12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51 | 曾國藩 | 道光卅年六月四日(1850,7,12) | 兼署 | | |
| 52 | 車克慎 | 道光卅年八月廿四日(1850,9,29) | 任 | 咸豐元年正月日丁父憂 | 離職根據傳包 |
| 53 | 呂賢基 | 咸豐元年正月十二日(1851,2,12) | 任 | 咸豐元年六月十日(1851,7,8)為浙江鄉試正考官 | |
| 54 | 杜䎗 | 咸豐元年六月十二日(1851,7,10) | 署 | | |
| 55 | 呂賢基 | | | 咸豐二年八月六日(1852,9,19)為順天鄉試副考官 | |
| 56 | 朱蘭 | 咸豐二年八月六日(1852,9,19) | 署 | | |
| 57 | 呂賢基 | | | 咸豐三年正月廿二日(1853,3,1)馳往安徽會辦軍務 | |
| 58 | 李嘉端 | 咸豐三年正月廿三日(1853,3,2) | 署 | 咸豐三年二月八日(1853,3,17)調皖撫 | |
| 59 | 潘曾瑩 | 咸豐三年二月九日(1853,3,18) | 署 | 咸豐三年三月六日(1853,4,13)為會試副考官 | |
| 60 | 孫銘恩 | 咸豐三年三月七日(1853,4,14) | 署 | | |
| 61 | 潘曾瑩 | | | 咸豐三年十一月六日(1853,12,6)署刑部左侍郎 | |
| 62 | 周祖培 | 咸豐三年十一月六日(1853,12,6) | 署 | | |
| 63 | 呂賢基 | | | 咸豐三年十月廿九日(1853,11,29)殉難 | 離職根據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|
| 64 | 周祖培 | 咸豐三年十一月八日(1853,12,8) | 任 |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五日(1854,1,23)調吏部左侍郎 | 實授 |
| 65 | 杜翰 | 咸豐三年十二月廿五日(1854,1,23) | 任 | 咸豐八年五月廿日(1858,6,30)丁祖父憂 | 五月廿日其祖父杜堮卒 |
| 66 | 龐鍾璐 | 咸豐八年五月廿日(1858,6,30) | 署 | | |
| 67 | 潘曾瑩 | 咸豐八年七月一日(1858,8,9) | 署 | | |
| 68 | 杜翰 | | | 咸豐八年九月九日(1858,10,15)丁母憂 | |
| 69 | 潘曾瑩 | 咸豐八年九月九日(1858,10,15) | 任 | 咸豐十年九月十二日(1860,10,25)因病解職 | 署禮左,實授,離職根據續碑傳集卷11頁8 |
| 70 | 李菡 | 咸豐十年九月十二日(1860,10,25) | 任 | 咸豐十一年十月七日(1861,11,9)調吏部左侍郎 | |
| 71 | 單懋謙 | 咸豐十一年十月八日(1861,11,10) | 任 | 同治二年正月二日(1863,2,19)調吏部左侍郎 | |
| 72 | 張之萬 | 咸豐十一年十月九日(1861,11,11) | 署 | | 單懋謙任滿江西學政尚未到京 |
| 73 | 曹毓瑛 | 同治二年正月二日(1863,2,19) | 任 | 同治二年二月九日(1863,3,27)調兵部左侍郎 | |
| 74 | 黃倬 | 同治二年二月九日(1863,3,27) | 調 | 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(1868,8,28)調兵部右侍郎 | 仍留四川學政任,未到任前,以王發桂署 |
| 75 | 王發桂 | 同治二年二月九日(1863,3,27) | 署 | | |
| 76 | 王發桂 | 同治三年七月廿九日(1864,8,30) | 兼署 | | |
| 77 | 鮑源深 | 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(1868,8,28) | 轉 | 同治九年八月一日(1870,8,27)提督順天學政 | |
| 78 | 溫葆深 | 同治九年八月三日(1870,8,29) | 兼署 | 同治十年二月廿五日(1871,4,14)出差 | 離職根據咸同兩朝上諭檔(二一),頁57 |
| 79 | 賀壽慈 | 同治十年二月廿五日(1871,4,14) | 兼署 | | |
| 80 | 鮑源深 | | | 同治十年五月廿四日(1871,7,11)調兵部右侍郎 | |
| 81 | 童華 | 同治十年五月廿四日(1871,7,11) | 轉 | 同治十年十二月六日(1872,1,15)馳赴熱河查辦事件 | |
| 82 | 黃倬 | 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九日(1872,1,28) | 兼署 | | |
| 83 | 童華 | | |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日(1872,9,12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84 | 何廷謙 |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日(1872,9,12) | 任 | 光緒二年八月一日(1876,9,18)提督順天學政 | 提督廣東學政,未到任前,以劉有銘署 |
| 85 | 劉有銘 |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日(1872,9,12) | 署 | 同治十二年閏六月廿二日(1873,8,14)為江南鄉試正考官 | |
| 86 | 殷兆鏞 | 同治十二年閏六月廿三日(1873,8,15) | 兼署 |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(1874,2,1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87 | 徐桐 |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(1874,2,2) | 兼署 | | 何廷謙差竣尚未回京 |
| 88 | 潘祖蔭 | 光緒二年八月二日(1876,9,19) | 兼署 | | |
| 89 | 何廷謙 | | | 光緒四年十二月十三日(1879,1,5)因病解職 | |
| 90 | 孫詒經 | 光緒四年十二月十四日(1879,1,6) | 任 | 光緒六年八月七日(1880,9,11)調刑部左侍郎 | 提督福建學政,未到任前,以潘祖蔭兼署 |
| 91 | 潘祖蔭 | 光緒五年正月廿八日(1879,2,18) | 兼署 | 光緒五年三月十一日(1879,4,2)調工部尚書 | |
| 92 | 孫家鼐 | 光緒五年三月十一日(1879,4,2) | 署 | | |
| 93 | 孫家鼐 | 光緒六年八月七日(1880,9,11) | 任 | 光緒八年八月六日(1882,9,17)為順天鄉試副考官 | |
| 94 | 薛允升 | 光緒八年八月六日(1882,9,17) | 兼署 | | |
| 95 | 孫家鼐 | | | 光緒九年六月八日(1883,7,11)調戶部右侍郎 | |
| 96 | 孫毓汶 | 光緒九年六月八日(1883,7,11) | 轉 | 光緒十年二月廿七日(1884,3,24)馳往湖北查辦事件 | 仍署倉場侍郎 |
| 97 | 徐用儀 | 光緒九年六月八日(1883,7,11) | 署 | | |
| 98 | 吳廷芬 | 光緒十年二月廿七日(1884,3,24) | 署 | | |
| 99 | 廖壽恆 | 光緒十年八月四日(1884,9,22) | 署 | 光緒十年十月廿一日(1884,12,8)馳往江西查辦事件 | |
| 100 | 童華 | 光緒十年十一月三日(1884,12,19) | 兼署 | | |
| 101 | 孫毓汶 | | | 光緒十二年三月八日(1886,4,11)為會試副考官 | |
| 102 | 薛允升 | 光緒十二年三月九日(1886,4,12) | 兼署 | | |
| 103 | 孫毓汶 | | | 光緒十四年七月二日(1888,8,9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104 | 徐用儀 | 光緒十四年七月二日(1888,8,9) | 轉 | 光緒十四年九月六日(1888,10,10)出差 | |
| 105 | 廖壽恆 | 光緒十四年九月六日(1888,10,10) | 兼署 | | |
| 106 | 徐用儀 | | | 光緒十五年正月十六日(1889,2,15)調兵部右侍郎 | |
| 107 | 汪鳴鑾 | 光緒十五年正月十六日(1889,2,15) | 轉 | 光緒十六年六月九日(1890,7,25)馳往吉林查辦事件 | |
| 108 | 孫家鼐 | 光緒十六年七月四日(1890,8,18) | 兼署 | | |
| 109 | 汪鳴鑾 | | | 光緒十七年七月八日(1891,8,12)為山東鄉試正考官 | |
| 110 | 徐郙 | 光緒十七年七月九日(1891,8,13) | 兼署 | | |
| 111 | 汪鳴鑾 | | | 光緒廿年三月六日(1894,4,11)為會試副考官 | |
| 112 | 徐用儀 | 光緒廿年三月六日(1894,4,11) | 兼署 | | |
| 113 | 汪鳴鑾 | | | 光緒廿一年六月十日(1895,7,31)調吏部右侍郎 | |
| 114 | 許景澄 | 光緒廿一年六月十日(1895,7,31) | 任 | 光緒廿五年五月九日(1899,6,16)調吏部右侍郎 | 未到任前,以李端棻兼署(許出使未回) |
| 115 | 李端棻 | 光緒廿一年六月十日(1895,7,31) | 兼署 | 光緒廿三年七月七日(1897,8,4)調倉場侍郎 | |
| 116 | 梁仲衡 | 光緒廿三年七月九日(1897,8,6) | 署 | 光緒廿四年閏三月廿六日(1898,5,16)署工部右侍郎 | |
| 117 | 楊頤 | 光緒廿四年閏三月廿七日(1898,5,17) | 兼署 | | |
| 118 | 楊儒 | 光緒廿五年五月九日(1899,6,16) | 轉 | 光緒廿七年十二月廿二日(1902,1,31)調戶部左侍郎 | 出使未回,未到任 |
| 119 | 華金壽 | 光緒廿五年五月十日(1899,6,17) | 署 | 光緒廿六年二月十五日(1900,3,15)調右侍郎 | |
| 120 | 李殿林 | 光緒廿六年二月十五日(1900,3,15) | 兼署 | 光緒廿六年五月十二日(1900,6,8)為廣東鄉試正考官 | |
| 121 | 陸潤庠 | 光緒廿六年五月十四日(1900,6,10) | 署 | | |
| 122 | 梁仲衡 | 光緒廿七年十二月廿二日(1902,1,31) | 轉 | 光緒廿八年正月十三日(1902,2,20)調刑部右侍郎 | |
| 123 | 盛宣懷 | 光緒廿八年正月十三日(1902,2,20) | 任 | 光緒卅二年九月廿日(1906,11,6)裁缺 | 會辦商務大臣 |
| 124 | 郭曾炘 | 光緒廿八年正月十四日(1902,2,21) | 署 | | |
| 125 | 唐景崇 | 光緒廿八年九月廿五日(1902,10,26) | 調署 | 光緒廿九年六月十二日(1903,8,4)為浙江鄉試正考官 | |
| 126 | 李紱藻 | 光緒廿九年六月十四日(1903,8,6) | 兼署 | 光緒卅一年十月廿一日(1905,11,17)毋庸兼署 | 離職根據光宣兩朝上諭檔(三一),頁185 |
| 127 | 胡燏棻 | 光緒卅一年十月廿一日(1905,11,17) | 調署 | | 刑右 |
| 128 | 胡燏棻 | 光緒卅二年正月十八日(1906,2,11) | 兼署 | | 禮右 |